压力蒸汽灭菌器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01 08:53:10 阅读量:1 作者:生物检测中心

压力蒸汽灭菌器检测技术规范

压力蒸汽灭菌是医疗卫生、实验室及工业领域确保无菌状态的核心手段。其灭菌效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安全与质量。为确保设备性能稳定、灭菌效果达标,必须遵循科学、规范的检测流程与方法。本指南详细阐述检测要点与技术规范。

一、 检测依据与标准

检测工作需严格遵循现行有效的国家及行业强制性标准,主要包括:

  • 物理参数检测: 依据相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及灭菌器性能标准,对温度、压力、时间等进行计量校准。
  • 灭菌效果检测: 遵循医疗器械灭菌相关标准和消毒技术规范,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综合方法验证无菌保证水平(SAL)。
 

二、 核心检测内容与方法

检测涵盖设备性能、灭菌程序有效性及监测系统可靠性。

  1. 物理参数检测与设备性能验证:

    • 仪表校准: 定期对灭菌器自带的温度、压力、时间显示仪表进行计量校准或验证,确保其读数准确可靠。通常使用经过更高精度计量标准器校准的温度压力验证仪进行比对。
    • 温度分布测试(空载/满载):
      • 空载热分布: 在灭菌室内均匀布点放置温度传感器(通常≥10个,包括最难灭菌点如排气口附近、底层角落),运行灭菌程序。评估各点温度达到设定值的时间、维持时间的稳定性及腔室内最大温差(通常要求≤±1℃至±2℃)。验证灭菌室自身加热的均匀性。
      • 满载热分布: 在满载标准测试包或实际负载(需记录负载类型)条件下重复测试。评估负载对热分布的影响,确保整个负载内的温度均能达到并维持灭菌要求。
    • 压力测试: 验证灭菌器在额定工作压力下的密封性、安全阀起跳压力及安全泄压装置的有效性,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 真空系统测试(适用预真空型): 对预真空和脉动真空灭菌器,需精确测量并验证其达到的真空度、真空速率以及真空维持能力(泄漏率测试),这对去除冷空气、确保蒸汽穿透至关重要。
    • Bowie-Dick (B-D) 测试(专用于预真空/脉动真空型):
      • 目的: 专门检测真空灭菌器在空载条件下,灭菌室及管路系统内是否存在冷空气团(气锁)或蒸汽穿透障碍。是预真空/脉动真空灭菌器每日或每批次灭菌前必做的测试。
      • 方法: 将专用的B-D测试包(内有特殊设计的化学指示图)水平置于灭菌室底层靠近排气口上方(最难灭菌位置),运行专门的短时B-D测试程序(通常在134℃下运行3.5-4分钟)。
      • 结果判读: 测试完成后,观察指示图颜色变化。均匀一致的颜色变化(如从米白色变为均匀的深棕色/黑色)表示测试通过,冷空气排除有效且蒸汽分布均匀。任何局部变色不均均表示测试失败,提示设备存在故障(如真空泵效率低、管路泄漏、蒸汽质量差等),必须检修,在故障排除前不得用于灭菌。
  2. 化学指示物检测:

    • 原理: 利用对特定灭菌关键参数(主要是温度,有时结合时间或蒸汽)敏感的化学物质,发生不可逆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如颜色改变、染料移动)。
    • 应用:
      • 过程指示物(包外指示物): 粘贴于包裹或容器外部。颜色变化仅表明该物品经过了灭菌过程,不能证明已达到无菌。主要用于区分已灭菌和未灭菌物品。
      • 特定参数指示物(包内指示物): 放置于最难灭菌的包裹或容器内部。其设计用于在暴露于特定灭菌参数(如特定温度维持特定时间)时发生反应并达标(如临界点到达指定区域)。
      • 综合指示物: 设计用于对所有关键灭菌参数(时间、温度、饱和蒸汽)综合响应,其变化终点更接近达到无菌所需的条件。但其可靠性低于生物指示物。
    • 作用: 即时、直观地提供灭菌循环是否正常运行、关键参数是否达到的初步信息。是生物监测的重要辅助工具和日常监控手段。
  3. 生物指示物 (BI) 检测:

    • 原理: 使用对灭菌工艺具有高度抗性的标准化微生物孢子(最常用于蒸汽灭菌的是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 (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ATCC 7953 或 12980),其D值(在设定温度下杀灭90%微生物所需时间)已知且稳定。灭菌后通过培养检测孢子是否被杀灭,直接验证灭菌过程是否能达到无菌保证水平(SAL ≤ 10⁻⁶)
    • 方法:
      • 将生物指示物(含特定数量活孢子,如10⁵至10⁶)放置于标准测试包或产品灭菌验证包(PCD)内部最难灭菌位置。
      • 随同实际负载或模拟负载运行完整灭菌程序。
      • 程序结束后,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取出生物指示物。
      • 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培养(通常专用培养液,56-60℃培养24-48或7天)。
      • 同时培养一个未灭菌的同批次生物指示物作为阳性对照。
    • 结果判读:
      • 测试组培养阴性(无生长) + 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有生长): 灭菌过程通过。
      • 测试组培养阳性(有生长): 灭菌过程失败。阳性结果意味着灭菌过程未达到预期无菌保证水平,必须被视为严重事件,立即停用灭菌器,召回本次循环处理的相关物品,并彻底调查原因(设备故障、装载问题、程序错误等)。
    • 重要性: 生物监测是验证灭菌效果最可靠、最直接、国际公认的“金标准”。
 

三、 检测周期与实施规范

  • 常规监测:
    • 物理监测(仪表观察): 每次灭菌循环进行,记录关键参数(温度、压力、时间)。
    • 化学监测: 每次灭菌循环进行,每包外使用过程指示物,包内(尤其是植入物、难以穿透的器械包)使用包内化学指示物或综合指示物。
    • B-D测试: 预真空/脉动真空灭菌器每日首次灭菌前或空载情况下连续灭菌时必须进行;设备维修后也必须进行。
    • 生物监测:
      • 常规监测: 至少每周进行一次(使用常规灭菌程序)。
      • 植入物: 每批次 必须进行生物监测,结果阴性后方可放行(紧急情况下可结合物理化学监控提前放行,但生物监测结果阴性后方可追溯性记录)。
      • 紧急情况替代方案(EOE): 在法规允许且满足严格条件下,可使用具备特定性能的综合指示物(如Class 5)结合增强的物理化学监测作为日常替代,但必须定期(至少每月)进行生物监测验证
  • 首次使用、移位后及大修后: 必须进行全面的性能鉴定(IQ/OQ/PQ),包括满载热分布、热穿透测试及生物挑战测试(使用生物指示物),确保设备在特定安装位置或维修后性能达标。
  • 检测记录: 所有检测结果(物理参数、化学指示物照片或记录、生物监测培养结果)必须清晰、完整、可追溯地记录并存档备查。记录应包括检测日期、灭菌器编号、程序名称、检测物类型/位置、结果、操作及复核人员签名等。
 

四、 关键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循规范: 所有检测必须依据最新有效的国家/行业标准和设备制造商的操作规程执行。
  2. 专业资质: 检测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掌握灭菌原理、设备操作、检测方法及结果判读标准。
  3. 合格耗材: 使用的化学指示物、生物指示物、测试包必须来源可靠,具有有效的注册备案证明或符合相关国际国内标准(如ISO 11140, ISO 11138),并在有效期内正确储存和使用。
  4. 综合应用: 物理、化学、生物监测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能仅依赖任何一种单一方法。
  5. 阳性结果的严肃性: 生物监测阳性结果是灭菌失败的明确信号,必须启动严格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和根本原因调查程序。
  6. 设备维护: 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保养(如清洁、密封圈检查更换、真空泵维护等)是确保灭菌器持续有效运行的基础。
 

结论

系统、规范的检测是确保压力蒸汽灭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石。通过严格执行物理参数监控、B-D测试(适用时)、化学指示物即时监测,并最终依靠生物指示物对灭菌效果进行金标准验证,结合明确的检测周期、详实的记录管理和设备维护,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灭菌失败风险,切实保障灭菌物品的无菌质量,为安全提供可靠保障。任何检测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必须予以最高程度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