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结扎诱导炎症因子(大鼠/小鼠)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04 13:53:34 阅读量:3 作者:生物检测中心

以下为完整的胆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 BDL)诱导动物模型炎症因子检测实验方案,严格避免任何企业名称,适用于大鼠或小鼠模型:


胆管结扎诱导肝损伤模型的炎症因子检测实验方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胆管结扎术诱导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检测肝脏及血清中关键炎症因子(如TNF-α、IL-1β、IL-6等)的表达水平,评估肝内炎症反应程度。


二、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

    • 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推荐)或C57BL/6小鼠
    • 体重:大鼠200–250g,小鼠20–25g
    • 分组:假手术组(Sham)、胆管结扎组(BDL),每组≥6只。
  2. 主要试剂

    • 麻醉剂(如戊巴比妥钠)
    • 生理盐水、肝素抗凝管
    • 多聚甲醛(4%,组织固定)
    • RNA提取试剂、反转录试剂、荧光定量PCR试剂
    • 蛋白裂解液、蛋白酶抑制剂
    • ELISA检测试剂盒(目标因子:TNF-α, IL-1β, IL-6等)
    • 抗体:目标炎症因子一抗/二抗(WB/IHC用)
  3. 仪器设备

    • 手术器械(显微镊、剪、持针器)、6-0缝合线
    • 离心机、低温高速离心机
    •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 酶标仪、电泳系统、转膜仪
    • 显微镜(光学/荧光)
    • 组织匀浆器
 

三、实验流程

1. 胆管结扎手术
  • 麻醉: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大鼠45mg/kg;小鼠50mg/kg)。
  • 操作步骤
    1. 腹中线切口(大鼠约3cm,小鼠约1.5cm),暴露胆总管。
    2. 双线结扎胆总管中段(间距约5mm),中间剪断(确保完全梗阻)。
    3. 假手术组:仅分离胆管不结扎。
    4. 逐层缝合腹腔,碘伏消毒皮肤。
  • 术后护理
    • 单独笼养,保暖至苏醒。
    • 自由饮水,术后12小时恢复喂食。
    • 监测体重及生存状态(BDL组存活率:大鼠>7天,小鼠>5天)。
 
2. 样本收集(术后7天)
  • 血清制备
    1. 麻醉动物,腹主动脉采血,静置30分钟后离心(4℃, 3000rpm, 15min)。
    2. 吸取上清(血清),-80℃保存。
  • 肝脏组织处理
    1. 取肝左叶分装:
      • 冷冻样本:液氮速冻,-80℃保存(用于RNA/蛋白提取)。
      • 固定样本:4%多聚甲醛固定24小时→石蜡包埋(用于IHC)。
 
3. 炎症因子检测
(1) 血清ELISA检测
  • 步骤:
    1. 按试剂盒说明书稀释血清(通常1:2~1:10)。
    2. 加入96孔板,孵育标准品/样本。
    3. 洗涤后加生物素化抗体→酶标二抗→显色剂。
    4. 酶标仪读取450nm吸光度,计算浓度(pg/mL)。
  • 目标因子:TNF-α, IL-1β, IL-6, IL-10, IFN-γ等。
 
(2) 组织mRNA水平检测(qRT-PCR)
  • RNA提取
    • 取50mg肝组织,裂解液匀浆→氯仿抽提→异丙醇沉淀。
    • 测定纯度(A260/A280≈1.8–2.0)。
  • 反转录
    • 1μg RNA反转录为cDNA(20μL体系)。
  • qPCR扩增
    • 引物设计(示例):
 
 
MarkDown
 
TNF-α Forward: 5'-ATGAGCACAGAAAGCATGATC-3' TNF-α Reverse: 5'-TACAGGCTTGTCACTCGAATT-3' GAPDH Forward: 5'-ACCACAGTCCATGCCATCAC-3' GAPDH Reverse: 5'-TCCACCACCCTGTTGCTGTA-3'
  • 反应条件:95℃预变性5min;40循环(95℃ 15s→60℃ 30s)。
  • 数据分析:2<sup>−ΔΔCt</sup>法计算基因相对表达量。
 
(3) 组织蛋白水平检测
  • Western Blot
    1. 裂解肝组织提取总蛋白,BCA法定量。
    2. 上样30μg蛋白,SDS-PAGE电泳→转膜→5%脱脂牛奶封闭。
    3. 一抗(抗TNF-α/IL-1β等,1:1000)4℃孵育过夜。
    4. HRP标记二抗(1:5000)室温孵育1h。
    5. ECL显影,ImageJ分析条带灰度值。
  • 免疫组化(IHC)
    • 石蜡切片脱蜡→抗原修复→3% H<sub>2</sub>O<sub>2</sub>阻断→一抗孵育→DAB显色→苏木素复染。
    • 显微镜下观察炎症因子阳性表达区域(棕褐色)。
 

四、数据分析

  1. 统计学方法

    • 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GraphPad Prism软件分析。
    • 组间比较:t检验(两组)或单因素ANOVA(多组),*p<0.05为显著。
  2. 预期结果

    • BDL组 vs Sham组:
      • 血清ALT/AST、总胆红素显著升高(验证模型成功)。
      • 血清及肝组织TNF-α、IL-1β、IL-6表达显著升高。
      • 肝组织HE染色可见胆管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
 

五、注意事项

  1.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感染风险。
  2. 结扎时避免损伤肝动脉和门静脉。
  3. 小鼠胆管纤细,建议使用显微手术器械。
  4. 炎症因子易降解,组织样本离体后速冻处理。
 

六、补充说明

  • 时间点选择:可增设多个时间点(如术后3、7、14天)观察炎症动态变化。
  • 延伸检测
    • 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评估纤维化)。
    • 流式细胞术分析肝内免疫细胞浸润(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本方案提供从模型构建到炎症因子检测的全流程标准化操作,适用于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