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原理、操作与应用详解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在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组织稳态维持及疾病发生中扮演关键角色。准确检测凋亡对理解相关生理病理机制至关重要。TUNEL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 因其直接标记凋亡细胞DNA断裂末端的特性,成为该领域广泛应用的核心技术。
一、 核心原理
细胞凋亡晚期,内源性核酸内切酶被激活,将基因组DNA在核小体间切割,产生大量带有游离3'-羟基(-OH)末端的DNA片段。TUNEL法正是利用这一生化特征:
-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该酶能催化脱氧核苷酸(通常为标记的dUTP)连接到DNA片段的3'-OH末端,无需模板。
- 标记的dUTP:通常使用荧光素(如FITC)或生物素标记的dUTP作为底物。酶促反应后,标记的dUTP被掺入到DNA断裂末端。
- 信号检测:
- 荧光检测:若使用荧光素-dUTP(如FITC-dUTP),标记后的细胞可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阳性信号(凋亡细胞)发出绿色荧光。
- 显色检测:若使用生物素-dUTP,需再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P)标记的链霉亲和素结合,最后加入相应底物(如DAB)产生显色反应,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阳性信号(棕色或红色沉淀)。
二、 标准实验流程(以石蜡切片为例)
-
样本准备与固定:
- 组织样本经4%多聚甲醛(或10%中性福尔马林)充分固定。
- 梯度乙醇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厚度通常4-6μm)。
- 贴片于经处理的载玻片上,60°C烘片过夜以增强粘附性。
-
脱蜡与水化:
- 二甲苯I、II各脱蜡10分钟。
- 梯度乙醇(100%、95%、85%、70%)水化,各5分钟。
- 磷酸盐缓冲液(PBS)漂洗2次,每次5分钟。
-
通透处理:
- 蛋白酶K工作液(常用浓度范围10-20 μg/mL)室温或37°C孵育15-30分钟(关键步骤,需优化浓度与时间)。
- PBS漂洗3次,每次5分钟。
-
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磷酸酶阻断(显色法必需):
- 用含3% H₂O₂的甲醇或专用阻断剂室温处理10分钟,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 PBS漂洗3次,每次5分钟。
- (若用AP显色,则需相应阻断内源性碱性磷酸酶)。
-
TdT酶反应混合液孵育:
- 按试剂组分说明,新鲜配制TdT反应缓冲液:含TdT酶、标记dUTP(如FITC-dUTP或生物素-dUTP)、适量缓冲盐溶液。
- 甩去PBS,用吸水纸吸干切片周围液体(避免稀释反应液)。
- 将适量TdT反应混合液均匀覆盖组织,置于湿盒中,37°C避光孵育60分钟(时间可优化)。
- 阴性对照:反应液中不加TdT酶。
- 阳性对照:使用已知凋亡的组织切片或DNase I处理的切片。
-
终止反应与清洗:
- 终止缓冲液(如含EDTA的缓冲盐溶液)室温孵育10-15分钟。
- PBS漂洗3次,每次5分钟。
-
信号检测:
- 荧光检测(FITC-dUTP):
- 甩干PBS,滴加含DAPI的抗荧光淬灭封片剂封片。
-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ITC通道(绿光)显示凋亡细胞,DAPI(蓝光)显示所有细胞核。
- 显色检测(生物素-dUTP):
- 滴加封闭血清室温孵育20分钟。
- 滴加HRP或AP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工作液,37°C孵育30分钟。
- PBS漂洗3次,每次5分钟。
- 滴加显色底物(如DAB for HRP, 显色时间需优化),显微镜下控制显色程度。
- 自来水充分冲洗终止显色。
- 苏木素复染细胞核(约1-2分钟),自来水冲洗返蓝。
- 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阳性信号为细胞核内棕褐色颗粒(DAB显色)或红色(如AEC显色)。
- 荧光检测(FITC-dUTP):
-
结果分析:
- 荧光法:计数多个视野中FITC阳性(绿色)细胞核占总DAPI阳性(蓝色)细胞核的百分比。
- 显色法:计数多个视野中显色阳性细胞核占总细胞核的百分比。
- 可结合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
三、 TUNEL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 优势:
- 特异性高:直接标记凋亡晚期DNA断裂特征性产物,是凋亡的“金标准”之一。
- 灵敏度高:可检测单个凋亡细胞。
- 适用性广:可用于多种样本(冰冻切片、石蜡切片、细胞涂片、培养细胞)、组织类型及不同物种。
- 定位精确:可精确定位于细胞核内。
- 双标兼容:荧光法易与其他标记(如特定蛋白免疫荧光)结合进行共定位研究。
- 局限性:
- 非凋亡特异的DNA断裂:坏死、强烈机械损伤、固定不当或某些化学处理导致的DNA断裂也会被标记,产生假阳性。
- 不能区分凋亡阶段:主要检测晚期凋亡(DNA片段化之后)。
- 操作相对复杂:步骤较多,条件(如蛋白酶K处理)需精细优化。
- 成本较高:酶和标记dUTP价格较贵。
- 荧光淬灭:荧光信号随时间减弱。
四、 关键注意事项
- 避免假阳性:
- 严格固定:新鲜组织及时、充分固定,避免自溶。
- 优化蛋白酶K:浓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导致过度消化,产生非特异性DNA断裂;不足则影响标记效率。需预实验确定最佳条件。
- 规范操作:避免样本在处理过程中受到物理损伤。
- 设置严格对照:阴性对照(无TdT酶)和阳性对照(如DNase I处理)至关重要。
- 避免假阴性:
- 酶活性保障:TdT酶对反复冻融敏感,分装保存于-20°C或-80°C,反应液新鲜配制。
- 充分通透:确保反应试剂能到达细胞核DNA。
- 反应条件优化:TdT浓度、孵育时间、温度需确保足够。
- 其他:
- 石蜡切片脱蜡务必彻底。
- 防止干片:尤其在加样和漂洗间隙。
- 荧光法需避光操作,防止荧光淬灭。
- 显色法需严格控制显色时间,避免背景过深或信号不足。
- 结果判读需谨慎:结合细胞形态学(核固缩、碎裂、凋亡小体)综合判断。
五、 应用领域
TUNEL法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应用极其广泛:
- 发育生物学: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组织重塑的细胞凋亡。
- 神经科学:探索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卒中)中的神经元凋亡。
- 肿瘤学:评估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及放化疗疗效中的细胞凋亡水平。
- 心血管疾病:研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心肌细胞凋亡。
- 免疫学:分析免疫细胞(如胸腺细胞阴性选择)的凋亡。
- 药物研发与筛选:评价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或保护正常细胞免于凋亡的效应。
- 毒理学:评估环境毒素、化学物质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是否涉及凋亡途径。
结论
TUNEL法作为检测细胞凋亡DNA断裂的核心技术,凭借其高特异性和灵敏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深入理解其原理,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合理设置对照并谨慎解读结果,是获得可靠数据的关键。虽然存在假阳性等局限性,但结合形态学观察和其他凋亡检测方法(如Annexin V/PI流式、Caspase活性检测等),TUNEL法仍是揭示生理病理过程中细胞凋亡事件的强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