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02 07:57:54 阅读量:3 作者:生物检测中心

反式脂肪酸检测:技术与应用

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 TFAs)因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如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其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营养标签标识及健康研究中至关重要。检测的目标主要包括食品、油脂原料、人体血液/组织等。

一、 主要检测对象与方法

  1. 食品与油脂原料:

    • 实验室标准方法:
      • 气相色谱法(GC): 这是目前最常用、最权威的检测方法,被视为“金标准”。其核心步骤包括:
        • 脂肪提取: 从食品基质(如烘焙食品、油炸食品、乳制品、人造奶油)中分离出总脂肪。
        • 甲酯化: 将提取出的甘油三酯或游离脂肪酸转化为脂肪酸甲酯(FAMEs),以提高挥发性和色谱分离效果。
        • 色谱分离: 使用高分辨率的毛细管色谱柱(常用极性固定相,如CP-Sil 88, SP-2560),在优化温度程序下分离各种脂肪酸甲酯异构体。
        • 检测与定量: 通常使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品保留时间及峰面积对比,定性并定量样品中的反式脂肪酸(主要是单不饱和反式酸如反油酸C18:1 t,及多不饱和反式酸)。优点: 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可分离多种异构体。缺点: 样品前处理复杂、耗时较长、设备昂贵、需专业操作。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 利用反式双键在特定红外波数(约966 cm⁻¹)处的特征吸收峰进行检测。
        • 直接透射法: 适用于纯净油脂或简单脂肪提取物。快速、无损,常用于油脂加工过程监控。
        • 衰减全反射法(ATR): 可直接检测部分固态或半固态食品(如人造奶油、涂抹酱),简化前处理。优点: 速度快、操作简便、成本相对较低。缺点: 对复杂基质干扰敏感(如食品中的水分、蛋白质),定量准确性不如GC,对低含量TFA(<2%)及异构体分辨能力有限。常需与GC结果比对校正。
      • 银离子色谱法(Ag⁺-HPLC): 基于银离子与顺/反双键络合能力差异进行分离,常作为GC的补充,用于分离复杂的顺反异构体混合物,尤其对位置异构体有优势。常与GC联用(如Ag⁺-SPE-GC)。
    • 快速筛查方法:
      • 近红外光谱法(NIR): 基于化学计量学模型,利用TFA在近红外区域的吸收特征进行预测。适用于原料或成品在线/现场快速筛查,但模型建立依赖大量GC标定数据,准确性受模型影响。
      • 酶联免疫法(ELISA): 利用特异性抗体识别反式脂肪酸。理论上可用于某些特定食品基质,但实际应用较少,因其抗体开发难度大、易受交叉反应干扰,定量准确性通常不高。
  2. 人体生物样本(血液、组织):

    • 主要用于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营养评估,反映个体TFA摄入或代谢状况。
    • 方法: 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需从血浆磷脂、红细胞膜或脂肪组织中提取脂质并甲酯化。GC-MS可提供更高的选择性和确认能力。过程复杂,需严格控制。
 

二、 检测标准与法规要求

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限量或标签标识要求,推动了检测标准化:

  • 国际标准: ISO 12966系列(动植物油脂及衍生物的脂肪酸甲酯GC分析)、AOAC官方方法(如AOAC 996.06等)被广泛采用。
  • 国家标准: 各国依据自身法规,在国家标准(如中国的GB 5009.257《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以GC法为主)中规定了具体的检测方法、前处理步骤、仪器条件和结果表述方式(通常要求标示“反式脂肪”或“反式脂肪酸”含量,以克每百克或克每百毫升为单位)。
  • 标签标识: 法规通常要求当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超过一定阈值(如中国规定≥0.3g/100g或100ml)时,必须在营养成分表中强制标示。这直接依赖于准确的检测数据。
 

三、 检测的关键挑战与发展趋势

  1. 挑战:

    • 复杂基质干扰: 食品成分复杂,有效提取脂肪并排除干扰物(如共轭亚油酸CLA在FTIR中干扰)是难点。
    • 异构体分离与鉴定: 不同位置和几何异构体(如C18:1的多种反式异构体)的完全分离和准确定量仍是技术难点,尤其对部分氢化油中产生的异构体。
    • 痕量检测: 天然反式脂肪酸(如反刍动物脂肪中)含量通常很低(<2%总脂肪),对其准确检测需要高灵敏度方法。
    • 快速筛查的可靠性: 现场或在线快速方法(如FTIR, NIR)的准确性和普适性仍需提升。
  2. 趋势:

    • 高通量与自动化: 发展自动化的样品前处理(如加速溶剂萃取ASE、自动固相萃取SPE)和进样系统,提高GC等标准方法的效率。
    • 联用技术: Ag⁺-HPLC与GC或GC-MS联用,增强对复杂异构体的分辨能力。
    • 高分辨质谱应用: GC或LC结合高分辨质谱(HRMS),提高定性的准确性和检测通量。
    • 便携式与现场检测设备: 开发更小型化、智能化、抗干扰能力更强的现场快速检测仪器(如改进型便携FTIR),满足市场监管需求。
    • 标准物质与方法完善: 开发更全面的脂肪酸异构体标准品,优化现有标准方法以适应新型食品和更低含量要求。
 

四、 结论

反式脂肪酸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公共健康的关键技术支撑。气相色谱法凭借其高准确性和可靠性,仍是实验室检测的核心方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油脂和部分食品的快速筛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法规日益严格和检测需求的多样化,检测技术正朝着更高灵敏度、更强特异性、更快速度和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持续改进标准方法、研发新型技术、加强质量控制和人员培训,对于在全球范围内有效监测和控制反式脂肪酸风险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