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纺织品耐洗色牢度检测 (汗渍/唾液/摩擦)

发布时间:2025-07-02 07:57:54 阅读量:1 作者:生物检测中心

抗菌纺织品耐洗色牢度检测(汗渍/唾液/摩擦)技术指南

抗菌纺织品在赋予织物抗菌功能的同时,必须确保其染色牢度满足常规使用要求,尤其是经过反复洗涤和接触人体分泌液后。色牢度不佳不仅影响美观,更可能因染料或助剂脱落引发安全风险。以下为关键检测项目详解:

一、 耐洗色牢度检测

  • 核心标准: 遵循 ISO 105-C06 或 AATCC 61 系列标准。
  • 检测原理: 模拟家庭或商业洗涤环境,将试样与标准贴衬织物缝合,置于含标准洗涤剂的溶液中,在特定温度、时间及机械作用下洗涤。考察抗菌剂及洗涤过程对染料稳定性的影响。
  • 关键参数:
    • 洗涤温度(根据面料纤维及使用场景选择,如 40℃、60℃)
    • 洗涤次数(通常进行 1 次、5 次、10 次、20 次或更多,评估耐久性)
    • 洗涤剂成分及浓度
    • 机械作用(如钢珠数量、翻转速度)
  • 结果评定: 主要依据 ISO 105-A03 或 AATCC EP 1,使用标准灰卡评定试样变色程度(1-5级,5级最优)及贴衬织物沾色程度(1-5级,5级无沾色)。需特别关注多次洗涤后抗菌功能与色牢度的变化趋势。
 

二、 耐汗渍色牢度检测

  • 核心标准: 依据 ISO 105-E04 或 AATCC 15。
  • 检测原理: 模拟人体汗液环境,将试样与贴衬织物贴合,在人工酸性(pH 5.5)及碱性(pH 8.0)汗液中浸渍,于特定温湿度(如 37℃)及压力下处理固定时间。
  • 重要性: 汗液成分复杂(盐分、乳酸、尿素等),其酸碱性和盐分易导致染料水解或迁移,是贴身抗菌纺织品必测项目。
  • 结果评定: 处理干燥后,按标准灰卡评定试样变色及贴衬织物沾色等级,评估酸碱汗液对色彩稳定性的影响。
 

三、 耐唾液色牢度检测(尤其婴幼儿产品)

  • 核心标准: 遵循 ISO 105-E04 的衍生方法或特定安全标准(如 BS EN 14682 附件C)。
  • 检测原理: 模拟婴幼儿吮吸、啃咬行为,将试样浸于人工模拟唾液溶液中处理。人工唾液成分模拟天然唾液(含酶、盐分等,通常呈中性或微酸性)。
  • 重要性: 强制性安全测试项目,防止唾液浸泡导致染料脱落被婴幼儿吞咽。
  • 结果评定: 重点评估试样变色及唾液溶液染色情况(或使用白色贴衬评估沾色),等级要求通常严于常规汗渍测试(如多数标准要求 4 级或以上为合格)。
 

四、 耐摩擦色牢度检测

  • 核心标准: 依据 ISO 105-X12 或 AATCC 8/AATCC 116。
  • 检测原理:
    • 干摩: 干燥试样在标准压力下,与标准干摩擦布进行规定次数的往复摩擦。
    • 湿摩: 用蒸馏水浸湿标准摩擦布并挤去多余水分后,对干燥试样进行摩擦。
    • 设备提供标准化压力、行程和速度。
  • 重要性: 直接模拟纺织品在使用中因摩擦导致染料转移的情况(如袖口、衣领、背包摩擦区域)。
  • 结果评定: 使用沾色灰卡评定摩擦布沾色程度(1-5级,5级无沾色)。湿摩擦通常比干摩擦更严苛,抗菌涂层或后整理剂可能影响织物表面摩擦特性。
 

五、 综合评价与注意事项

  1. 预处理重要性: 评估抗菌功能耐久性时,测试前需按宣称的洗涤方法对试样进行多次洗涤(如 20/30/50 次),再进行色牢度测试,真正反映产品使用寿命期内的性能。
  2. 综合考量: 抗菌剂类型(如季铵盐、银离子、有机抗菌剂)可能与染料或纤维相互作用,影响色牢度表现,需结合具体工艺分析。
  3. 标准选择: 务必根据产品目标市场及最终用途选择适用的国家/国际标准(如 GB/T、ISO、AATCC、JIS)。
  4. 结果解读: 色牢度评级需在标准光源箱(D65)下由经过培训的评级人员进行,确保客观准确。
  5. 安全合规: 特别是唾液色牢度对于婴幼儿产品属于强制性安全要求,必须达标。
 

结论:

抗菌纺织品的开发需将色牢度性能置于核心地位。严格的耐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针对婴幼儿)及耐摩擦色牢度检测,是确保产品在抗菌功能持续有效的同时,维持色彩鲜艳稳定、保障使用者安全与舒适的关键环节。制造商应在产品开发阶段系统评估这些性能,确保最终产品满足高品质要求与相关法规标准。


关键点说明:

  • 术语规范: 使用“制造商”、“产品”、“试样”、“标准灰卡/沾色灰卡”、“评级人员”、“目标市场”、“宣称的洗涤方法”等中性术语。
  • 标准引用: 准确引用通用的国际/国家检测标准代号(ISO, AATCC, GB/T)。
  • 逻辑清晰: 分项阐述各项测试的原理、重要性、方法要点和结果评定。
  • 强调重点: 突出耐洗色牢度中多次洗涤预处理的重要性,以及耐唾液色牢度对婴幼儿产品的安全意义。
  • 综合评价: 最后部分总结各项检测的意义,并强调制造商的责任和系统评估的必要性。
 

此文完全聚焦于技术原理、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未涉及任何特定企业或品牌信息,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