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甲醛蒸汽灭菌柜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01 09:04:41 阅读量:1 作者:生物检测中心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柜检测:关键步骤与质量控制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LTSF)是处理热敏医疗器械(如内窥镜、精密器械)的关键技术。其有效性高度依赖于灭菌过程的严格控制与全面检测。以下为规范化的检测流程与技术要点:


一、灭菌前准备与设备状态确认

  1. 设备基础检查:

    • 密封性: 验证门封条完整性,腔体无可见泄漏点(可采用保压测试)。
    • 仪表校验: 确认温度传感器、压力表、计时器均在有效校验期内。
    • 管路通畅: 检查甲醛溶液、蒸汽、压缩空气等供给管路无堵塞,阀门动作正常。
    • 软件/程序: 确认选定程序参数(温度、压力、甲醛浓度、湿度、各阶段时间)符合待灭菌物品要求。
  2. 灭菌物品准备:

    • 彻底清洗、干燥、妥善包装(需使用特卫强等甲醛可穿透材料)。
    • 装载符合规范,避免过度拥挤阻碍蒸汽与甲醛穿透。
 

二、物理参数实时监测与记录

  • 核心参数: 全程记录并绘制以下物理参数曲线图:
    • 温度: 维持设定范围(通常50-65℃),确保整个腔体及负载达到均温。
    • 压力: 精确控制,影响甲醛气体浓度分布与穿透力。
    • 时间: 精确控制预热、处理(甲醛注入、扩散、作用)、清除各阶段时长。
    • 相对湿度: (若设备可监测)维持高水平(>70%)对灭菌效果至关重要。
  • 评价标准: 物理参数曲线必须完全符合选定灭菌程序设定的容差范围。
 

三、化学指示剂验证

  1. 类型选择: 使用专为低温甲醛灭菌设计的化学指示剂(CI)。
  2. 放置位置:
    • 每包内部(最难灭菌位置)。
    • 腔体几何中心及靠近门/排气的“冷点”。
  3. 结果判定:
    • 合格: 指示剂颜色/标记变化达到预定标准(参照说明书)。
    • 不合格: 任何包内或腔体监测点未达标,该批次物品视为未灭菌,不得使用。
 

四、生物指示剂挑战测试(最可靠方法)

  1. 指示菌种: 使用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ATCC 7953 或等效菌株)的生物指示剂(BI),其对甲醛具有高抗力。
  2. 放置位置: 同化学指示剂(包内最难灭菌处及腔体监测点)。
  3. 测试频率: 新设备启用、大修后、装载方式变更、灭菌失败后以及按规范定期(如每周、每月)进行。
  4. 培养与判定:
    • 按说明书进行培养(通常55-60℃,24-48小时)。
    • 合格: 所有测试点BI均无菌生长(培养液颜色不变或指示不变)。
    • 不合格: 任何测试点BI有菌生长,表明灭菌失败。必须排查原因(设备故障、程序错误、装载问题、BI失效),直至连续三次测试成功后方可恢复使用该设备/程序。
 

五、灭菌后安全指标检测

  1. 甲醛残留检测:
    • 方法: 使用专用甲醛残留测试管(化学比色法)或便携式甲醛检测仪。
    • 采样点: 灭菌包内最难通风处、腔体内、排气口附近。
    • 安全标准: 遵循国家或行业标准(通常要求包内残留浓度低于安全阈值,如<1 ppm)。
    • 结果处理: 残留超标需延长通风净化时间,直至复测合格。
  2. 灭菌效果文档: 完整记录物理监测图、CI结果、BI培养结果、残留检测报告并存档。
 

六、定期性能鉴定(PQ)

  • 按计划(年度或重大变更后)由专业人员执行,全面评估设备在满载或最大挑战负载下的灭菌效能、均匀性、重复性及安全去除能力,通常包含密集的BI测试和物理参数测绘。
 

关键注意事项与安全警示

  1. 安全第一: 甲醛为剧毒致癌物和强致敏物!操作必须佩戴合适防护装备(防毒面具、手套、护目镜),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检测残留至关重要。
  2. 设备专属性: 所有检测(CI/BI)必须使用经权威机构认可、专为低温甲醛灭菌设计的产品。
  3. 综合判断: 物理监测合格是必要条件,但化学和生物监测是验证灭菌效果的核心。生物监测是灭菌效果的金标准。 任何一项失败均视为灭菌失败。
  4. 严格合规: 所有操作、检测频率、合格标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规、行业标准(如ISO 25424, GB 18279系列)及设备制造商的操作规程(匿名引用其技术规范)。
  5. 人员资质: 操作与检测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结论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效果的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依赖于严谨的日常物理监测、规范的化学指示剂应用、定期的生物指示剂挑战测试以及严格的甲醛残留检测。只有这些检测手段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质量控制链条,并严格遵循安全规范,才能确保灭菌物品的无菌性和使用安全性,为患者和操作人员提供可靠保障。持续的设备维护、校准和人员培训是维持这一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


流程图简述:

 
 
 
[准备] -> [装载] -> [设定程序] -> [运行灭菌] -> [物理参数全程监测记录] ↓ [化学指示剂放置与判读] ↓ (定期/必要时)[生物指示剂放置、培养与判读] ↓ [灭菌后甲醛残留检测] ↓ [所有检测合格?] -> 是 -> [安全卸载、储存/发放] ↓ 否 ↓ [灭菌失败!调查原因、纠正、物品重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