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可溶性膳食纤维检测方法
一、检测原理
本方法基于酶-重量法,通过模拟人体消化过程,利用特定酶解体系去除样品中的淀粉、蛋白质与脂质,保留膳食纤维组分。可溶性纤维经乙醇沉淀分离,最终通过重量法测定含量。
二、试剂与材料
- 酶制剂
- 耐热α-淀粉酶(pH 6.0, 95–100℃)
- 蛋白酶(pH 7.5, 60℃)
- 淀粉葡萄糖苷酶(pH 4.5, 60℃)
- 缓冲液
- 0.08 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 6.0)
- 0.1 mol/L 乙酸缓冲液(pH 4.5)
- 0.2 mol/L MES-TRIS缓冲液(pH 8.2)
- 沉淀剂
- 95% 乙醇(预热至60℃)
- 78% 乙醇溶液
- 清洗剂
- 丙酮、无水乙醇
- 其他
- 硅藻土(经酸洗处理)
- 真空抽滤装置(玻璃砂芯坩埚,孔径40–60 μm)
三、操作流程
1. 样品预处理
- 固体样品:粉碎过0.5 mm筛,匀浆后冷冻干燥。
- 液体样品:直接取用或浓缩处理。
2. 酶解步骤 (全程振荡水浴) ① 淀粉水解
- 取1 g样品(精确至0.1 mg) + 50 mL磷酸盐缓冲液
- 加0.1 mL耐热α-淀粉酶 → 95℃水浴30 min(每5 min振荡)
② 蛋白酶解
- 冷却至60℃,调节pH至7.5
- 加0.1 mL蛋白酶 → 60℃水浴30 min
③ 二次淀粉水解
- 调节pH至4.5,加0.1 mL淀粉葡萄糖苷酶 → 60℃水浴30 min
3. 可溶性纤维沉淀
- 加入预热95%乙醇(样品体积的4倍)→ 室温静置60 min
- 真空抽滤(玻璃砂芯坩埚+0.5 g硅藻助滤剂)
4. 洗涤与干燥
- 沉淀依次用:78%乙醇(20 mL×2)、95%乙醇(10 mL)、丙酮(10 mL)洗涤
- 105℃烘箱干燥至恒重(约4 h)→ 冷却称重(�1m1)
5. 蛋白质与灰分校正
- 取半数沉淀测蛋白质(凯氏定氮法,系数6.25)→ 蛋白质质量(��mp)
- 剩余沉淀525℃灰化4 h → 灰分质量(��ma)
四、结果计算
TSDF(%)=(�1−��−��)−�空白样品质量×100TSDF(%)=样品质量(m1−mp−ma)−m空白×100 注:
- �空白m空白:试剂空白组沉淀质量(同流程处理无样品体系)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五、关键控制点
- 酶活性验证
- 每批酶需用阳性对照品(如小麦淀粉、酪蛋白)验证水解效率。
- pH精度
- 酶解阶段pH偏差需≤0.1单位,避免酶失活。
- 沉淀条件
- 乙醇终浓度需≥78%,否则可溶性纤维回收率降低。
- 干扰排除
- 高糖样品需增加乙醇比例(5:1)防止共沉淀。
六、方法特性
七、注意事项
- 实验全程需佩戴防护装备,乙醇操作远离明火。
- 玻璃砂芯坩埚使用前需恒重,冷却需置于干燥器。
- 含果胶/β-葡聚糖样品可能需延长沉淀时间至90 min。
附录:技术依据
本方法整合AOAC 991.43、AACC 32-07标准核心步骤,适配常规实验室条件。适用于谷物、果蔬、加工食品中可溶性纤维(包括果胶、树胶、部分半纤维素等)的定量分析。
本指南仅提供学术与研究用途,具体操作需结合实验室安全规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