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包装透气性能测试:保障无菌屏障的关键环节
灭菌包装材料(如医用纸塑袋、特卫强、透气性硬质容器盖材等)是医疗器械最终灭菌过程中的关键组件,其核心功能是形成无菌屏障系统(Sterile Barrier System, SBS)。这一系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看似矛盾却又至关重要的要求:
- 有效阻隔微生物:在规定的储存和运输条件下,提供可靠的物理屏障,防止微生物进入包装内部,污染无菌医疗器械。
- 允许灭菌介质渗透:在灭菌(如蒸汽、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离子体)过程中,允许灭菌介质(蒸汽、气体、等离子体)高效渗透进入包装内部,杀灭所有微生物,并确保灭菌介质在过程结束后能有效排出,防止残留。
透气性能(Air Permeability/Breathability)正是衡量包装材料允许气体(包括空气、灭菌介质蒸汽/气体)穿透其结构的能力的核心物理指标。它与材料的微生物阻隔性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无菌屏障系统有效性的基础。因此,对灭菌包装材料进行科学、严谨的透气性能测试至关重要。
透气性能测试的目的
- 评估灭菌适用性: 确保特定材料/结构适用于目标灭菌方式(如蒸汽灭菌要求极高的蒸汽穿透速率)。
- 保障灭菌有效性: 验证包装在灭菌过程中允许足够灭菌介质渗透,达到内部所有表面,实现彻底灭菌。
- 保证无菌完整性: 确保灭菌介质能有效排出,避免残留影响产品安全或导致“湿包”问题(蒸汽灭菌),同时维持包装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微生物阻隔能力。
- 监控材料一致性: 作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指标,确保不同批次材料性能稳定。
- 支持包装设计验证: 为包装系统(如袋子、盖材、包裹方式)的验证提供关键数据。
主要的透气性能测试方法
透气性能测试主要分为定量测试和定性测试两大类:
-
定量测试 - 透气率测定 (Air Permeability Rate Measurement)
- 原理: 在规定压差下(常用125 Pa),测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包装材料的气体体积流量。
- 标准方法:
- ISO 5636-5: 纸张 - 透气度的测定 (葛尔莱法)。这是医疗包装纸基材料最常用的测试标准。使用葛尔莱(Gurley)透气度仪。
- ASTM D737 / ISO 9237 (Modified): 纺织品透气性测定标准。有时用于改性,测试非织造布(如特卫强)。
- ASTM F2638: 专门针对医疗包装用多孔材料透气性测试的标准方法。通常使用高压差(如13.8 kPa)测试仪(如弗雷泽Frazier)。
- 常用设备: 葛尔莱(Gurley)透气度仪(测试时间法,单位:秒/100ml)、弗雷泽(Frazier)高压差透气度仪(测量体积流量法,单位:CFM/ft² 或 m³/m²/min)。
- 关键参数: 测试压差、温度、湿度。结果需明确标注测试条件。
- 结果解读: 透气率数值(如 Gurley值:秒/100ml,数值越低透气性越好; Frazier值:CFM/ft²,数值越高透气性越好)。用于量化比较不同材料或批次的透气性能,通常有材料规格要求范围。
-
定性测试 - 透气性验证 (Air Permeability Verification)
- 原理: 通过简单易行的物理方法,直观验证材料具有允许气体穿透的多孔结构,区别于完全密封的塑料薄膜。
- 常用方法:
- 水倾倒法(Water Pour Test): (常用于纸塑袋的塑面或特卫强) 将水倒在材料表面,观察水是否能较快渗透穿过材料。
- 揉搓听声法(Crinkling/Sound Test): 揉搓材料,听其发出的声音。多孔透气材料(如特卫强、医疗级纸)会发出特有的沙沙声(类似于揉搓钞票的声音),而完全不透气的塑料薄膜则声音沉闷或无声音。此法需要经验判断。
- 观察孔隙法(Microscopy Examination): 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材料表面是否存在肉眼可见的均匀微孔结构(这是透气性和微生物阻隔的共同基础)。
- 目的: 快速筛选、初步判断材料类型(透气性 vs 非透气性),或在现场进行简单检查。不能替代定量测试作为性能判定的依据。
透气性能与微生物阻隔性的关系
- 紧密相连: 透气包装材料的微生物阻隔性通常依赖于其内部的曲折微孔通道。这些通道的尺寸(通常在亚微米级别)允许气体分子自由通过(良好透气性),却能有效阻挡微生物(尤其是空气中的细菌孢子,典型尺寸0.3-10微米)的穿透(良好微生物阻隔性)。
- 并非线性正比: 透气率极高不一定意味着微生物阻隔性差,反之亦然。关键在于微孔结构的均匀性、尺寸分布和曲折度。
- 共同目标: 理想的灭菌包装材料在于找到透气性(满足灭菌和干燥要求)与微生物阻隔性(保障无菌有效期)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测试标准与规范
灭菌包装的透气性能测试并非孤立进行,其要求和测试方法通常整合在更广泛的医用包装材料标准和灭菌验证标准体系中。关键标准包括:
- ISO 11607-1 & -2: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 - 第1部分: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的要求;第2部分:成形、密封和装配过程的确认要求。这两份标准是核心,规定了无菌屏障系统(包含透气材料)的通用要求和验证原则,明确要求包装材料需具备允许灭菌因子进入和移除的特性(即透气性或渗透性)。
- ASTM F1608: 用于医疗器械灭菌屏障材料的微生物阻隔性分级的标准试验方法。虽然主要测试阻菌性,但其测试结果与材料的透气性结构直接相关。
- 具体的材料标准: 如针对医用包装纸、特卫强的材料标准中,通常包含透气率(如 Gurley值)的要求范围。
测试实施的关键点
- 代表性取样: 样品应取自生产批次中的不同位置,确保代表性。
- 环境控制: 温湿度对测试结果(尤其是纸质材料)有显著影响,必须在标准环境(如23±1°C, 50±2% RH)下进行状态调节和测试。
- 设备校准: 透气度测试仪需定期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校准,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 结果报告: 清晰报告测试方法(标准号)、测试条件(温湿度、压差)、样品描述、测试结果(平均值、范围)、结论(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 结合灭菌验证: 透气性能数据是包装系统灭菌验证(如半周期法、VDmax法)的重要输入参数之一。验证需证明在特定的包装形式、装载方式和灭菌参数下,包装的透气性足以保证灭菌介质的有效穿透和排出。
结论
透气性能是评估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是否合格、能否有效履行其核心功能(允许灭菌介质穿透并最终提供无菌屏障)的一项基础且关键的物理性能指标。通过标准化的定量测试(如Gurley法、Frazier法)和必要的定性验证,制造商和用户能够科学地筛选材料、控制质量、验证包装系统的性能。将透气性能测试与微生物阻隔性测试(如ASTM F1608)以及完整的包装系统灭菌验证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确保医疗器械在整个无菌有效期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新型灭菌技术(如低温汽化过氧化氢)和复杂器械包装(如带有多个腔室或长管路的器械)的出现,对透气包装材料性能的理解和测试要求也在不断深化。更精细化的表征材料在不同灭菌条件下的气体传输特性(如扩散系数、溶解度)、以及在动态循环载荷(模拟运输振动)下的透气性能稳定性,成为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