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乙烷灭菌换气率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23 13:31:43 阅读量:6 作者:生物检测中心

环氧乙烷灭菌换气率检测:原理、方法与实践

一、引言

环氧乙烷(Ethylene Oxide, EO)是一种广谱灭菌剂,凭借其穿透性强、对热敏性材料友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如手术器械、植入物、一次性医用耗材)、生物制品及食品包装等领域的灭菌处理。然而,EO本身具有致癌、致畸及神经毒性,灭菌后残留的EO会对使用者(如患者、医护人员)构成潜在健康风险。因此,换气(又称“解析”)过程成为EO灭菌的关键环节——通过强制通风去除产品及灭菌环境中的残留EO,而换气率则是评估这一过程有效性的核心指标。

本文旨在系统阐述EO灭菌换气率的检测原理、标准方法及操作要点,为企业合规生产及监管机构监督提供参考。

二、换气率的定义与重要性

(一)换气率的定义

换气率(Air Change Rate, ACR)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入灭菌柜(或解析室)的新鲜空气量与柜内有效容积的比值,单位为“次/小时(次/h)”。其计算公式为:
< data-sourcepos="null:null-null:null"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ACR=QV×60\text{ACR} = \frac{Q}{V} \times 60
其中,< data-sourcepos="null:null-null:null"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QQ为通风系统的送风量(m³/min),< data-sourcepos="null:null-null:null"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VV为灭菌柜的有效容积(m³)。

(二)换气率的重要性

  1. 安全性保障:EO残留量需符合国家及国际标准(如GB 18279-201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环氧乙烷 第1部分: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的要求》规定,医疗器械EO残留量应≤10μg/g)。换气率不足会导致EO无法充分扩散与稀释,残留超标可能引发过敏、器官损伤甚至癌症。
  2. 合规性要求:ISO 11135-1:2014《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环氧乙烷 第1部分: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的要求》及GB 18279-2015均明确要求,企业需通过检测确认换气过程的有效性,确保产品符合残留限量。
  3. 过程稳定性:换气率是EO灭菌工艺的关键参数(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 CPP),其波动会影响残留量的一致性。定期检测可及时发现通风系统故障(如风机老化、风管堵塞),保障工艺稳定性。
 

三、换气率检测的原理

换气率检测的核心原理是浓度衰减法:通过监测灭菌后E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其稀释速率,进而推导换气率。

当通风系统运行时,新鲜空气持续进入,柜内EO被稀释并排出。假设柜内空气充分混合(理想状态),EO浓度的衰减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
< data-sourcepos="null:null-null:null"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C(t)=C0eACR60tC(t) = C_0 \cdot e^{-\frac{\text{ACR}}{60} \cdot t}
其中,< data-sourcepos="null:null-null:null"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C(t)C(t)为时间< data-sourcepos="null:null-null:null"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tt时的EO浓度(mg/m³),< data-sourcepos="null:null-null:null"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C0C_0为换气开始时的初始浓度(mg/m³),< data-sourcepos="null:null-null:null"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tt为换气时间(min)。

通过对公式取对数,可得到线性关系:
< data-sourcepos="null:null-null:null"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ln(C(t))=ln(C0)ACR60t\ln(C(t)) = \ln(C_0) - \frac{\text{ACR}}{60} \cdot t
通过线性回归计算斜率,即可求出换气率(ACR)。

四、换气率检测的方法

(一)检测设备

  1. 采样装置:气体采样泵(流量范围0.1-1L/min)、采样管(聚四氟乙烯或不锈钢材质,避免吸附EO)、气袋(铝箔复合膜,无EO吸附)。
  2. 检测仪器
    • 气相色谱法(GC):配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或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是EO浓度检测的“金标准”,精度高(检出限≤0.1mg/m³),但设备昂贵、操作复杂。
    • 电化学传感器:实时监测EO浓度,响应速度快(≤10s),适合现场检测,但易受湿度、其他气体(如CO₂)干扰,需定期校准。
    • 比色法:利用EO与盐酸萘乙二胺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计算浓度。操作简单、成本低,但精度低(检出限≥1mg/m³),仅适用于粗略筛查。
  3. 辅助设备:温湿度计(监测换气过程中的环境参数)、风速仪(测量送风量)。
 

(二)检测步骤

1. 预处理

  • 灭菌柜确认:确保灭菌柜已完成EO灭菌 cycle,且处于“换气模式”(风机开启、排气口畅通)。
  • 设备校准:检测前需用标准气体(如100mg/m³ EO)校准气相色谱或电化学传感器,确保精度。
  • 采样点设置:根据灭菌柜的结构(如矩形、圆柱形),选取3-5个代表性采样点(如中心、四角、靠近排气口),确保覆盖柜内所有区域。
 

2. 采样与检测

  • 初始浓度采样:换气开始前(t=0),用采样泵从各采样点抽取气体(体积≥1L),存入气袋,立即送实验室检测(GC法)或用电化学传感器实时读取浓度。
  • 定时采样:换气过程中,每隔15-30min(根据预期换气时间调整)重复采样,记录每个时间点的浓度值(< data-sourcepos="null:null-null:null"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C(t)C(t))及对应的时间(< data-sourcepos="null:null-null:null"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tt)。
  • 终止条件:当EO浓度降至≤1mg/m³(或法规要求的残留限量对应的气体浓度)时,停止采样。
 

3. 数据处理

  • 线性回归:对< data-sourcepos="null:null-null:null"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ln(C(t))\ln(C(t))< data-sourcepos="null:null-null:null"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tt进行线性拟合,计算斜率(< data-sourcepos="null:null-null:null"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kk)。
  • 换气率计算:根据公式< data-sourcepos="null:null-null:null"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ACR=60k\text{ACR} = -60k,求出每个采样点的换气率,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4. 结果判定

  • 若平均换气率符合企业设定的工艺参数(如≥10次/h),且所有采样点的换气率变异系数(CV)≤10%(表示柜内通风均匀),则判定合格。
  • 若结果不符合要求,需检查通风系统(如风机转速、风管是否堵塞),调整后重新检测。
 

五、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

(一)通风均匀性

灭菌柜内的气流分布直接影响EO的稀释效果。若通风不均匀(如角落出现“死区”),会导致部分区域换气率偏低,残留量超标。因此,采样点需覆盖柜内所有区域,避免遗漏。

(二)环境参数

  • 温度:温度升高会加速EO的挥发,提高换气效率。检测时需控制温度在20-30℃(符合GB 18279-2015的要求)。
  • 湿度:高湿度会导致EO与水结合形成乙二醇(EO的代谢产物),降低气体浓度检测值。因此,换气过程中需保持相对湿度≤60%。
 

(三)设备性能

  • 采样管吸附:普通橡胶或塑料采样管会吸附EO,导致浓度检测值偏低。需使用聚四氟乙烯或不锈钢材质的采样管。
  • 传感器漂移:电化学传感器易受环境因素影响,需定期用标准气体校准(每周1次)。
 

六、注意事项

  1. 检测频率:根据ISO 11135-1:2014的要求,换气率检测需在工艺确认(如新建灭菌线、设备改造)及常规控制(如每6个月1次)中进行。
  2. 数据保存:检测记录(包括采样时间、浓度值、换气率、温湿度)需保存至少3年,以备监管机构检查。
  3. 人员防护:采样时需佩戴防毒面具(EO浓度≥1mg/m³时),避免吸入过量EO。
 

七、结论

环氧乙烷灭菌换气率检测是保障产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其结果直接反映残留EO的去除效果。企业需严格按照国家及国际标准,采用科学的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法),控制影响因素(如通风均匀性、环境参数),确保换气率符合要求。同时,定期的检测与维护可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产品质量风险。

未来,随着实时监测技术(如物联网传感器)的发展,换气率检测将更加高效、精准,为EO灭菌工艺的优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